、歪曲、不方正
。門洞口預留位置不正
。尤其是門(洞)口一側常設有小斷面柱子,容易出現(xiàn)嚴重蜂窩
、麻面
。后立門口的預埋木磚振搗混凝土時容易移位,甚至找不到
。
原因分析如下:
1.門口固定不牢,澆筑混凝土時位移變形。
2.門口兩側混凝土沒有同時均勻澆筑,或兩側澆筑高度差太大,造成受力不均,將門口擠偏。步混凝土澆筑高度過高,也會造成門(洞)口下部變形過大。
3.門(洞)口尺寸與墻厚相同,鋼模壓口不嚴密,支撐不牢,容易發(fā)生位移和漏漿。
4.假口拆模時用大錘猛擊,模板被砸壞,重復使用時容易造成漏漿。
5.門(洞)口邊(尤其是小柱、門頂暗梁)鋼筋較密,振搗不實,產(chǎn)生露筋、蜂窩或孔洞。
6.木磚固定不牢或受振搗過猛,發(fā)生位移或掉落。
分析】
1.板擱柵用料較小,造成撓度過大。
2.板下支撐底部不牢,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荷載不斷增加,支撐下沉,板模下?lián)稀?/span>
3.板底模板不平,混凝土接觸面平整度超過允許偏差
。
4.將板模板鋪釘在梁側模上面,甚至略伸入梁模內,澆筑混凝土后,板模板吸水膨脹
,梁模也略有外脹
,造成邊緣一塊模板嵌牢在混凝土內。板模板缺陷示意a)錯誤的鋪釘方法
;b)正確的鋪釘方法
1—板模板鋪釘在梁側模上面;
2—板模板鋪釘?shù)搅簜饶M饪邶R平。
【分析】
1.異形柱陰角處無法設置柱箍,陰角處木模固定完全靠銷栓或對拉螺栓
,由于銷栓和螺栓數(shù)量配備不足,在混凝土振搗時產(chǎn)生脹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,F(xiàn)象
。
2.樓面平整度差。立模前未用水泥砂漿找平或封堵
,封模后用木片、水泥袋紙等塞縫
,澆筑混凝土時水泥漿外溢,拆模后有紙片
、木片等嵌入混凝土內
。
3.模板拼縫不嚴,陰角處的模板剛度不足,振搗棒插入混凝土內過深,振搗時間過久,使模板底部承受的側壓力過大而漏漿,出現(xiàn)蜂窩、麻面或露筋。
4.柱模板未澆水濕潤,柱混凝土澆筑前未鋪一層水泥砂漿。


-
在線客服
-
-
15882254137
-
499523398@qq.com
-
QQ交談